「更正啟事:讀者反映赤小豆應為「可供食品使用原料」,經重新確認中醫藥司「215種可同時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名單,內容確實標明「赤小豆(紅豆)」,作者王凱平醫師所引用資料僅標示「紅豆」有誤,特此聲明。原文指廠商違規或違法之內容同步修正。而透過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查詢赤小豆,也確認屬於可供食品使用之原料,但學名部分(Vigna angularis)與作者認知不同,將進一步釐清。錯誤內容若造成讀者或廠商的困擾非本文原意,深感抱歉。」 連日來,關於「紅豆水恐傷身」的新聞瘋傳,就這個「恐」字,不曉得又要引起多少人的恐慌? 事情是這樣的,日前,中醫師公會與林靜儀立委共同召開記者會,訴求加強對「藥食兩用中藥材」的管理,並提出四點聲明要求:1.凡添加中藥材的產品都應該通過事前審查劑量、2.部分藥材應該改為慎用藥材、3.一般食品不得宣稱含有固有成方或非藥食兩用中藥、4.加強宣導正確食療觀念。這些訴求方向站在為民眾把關用藥安全的立場沒什麼問題。然而,由於許多媒體的焦點都聚集在「紅豆水」上,甚至暗示可能影響腎功能,使得後續的效益似乎偏離了記者會的本意,模糊了焦點。 赤小豆較紅豆利水效力強,兩者差異建議清楚標示 紅豆水的問題在哪?首先,是有廠商標示產品使用「赤小豆」萃取。其實「赤小豆 ≠ 紅豆」,赤小豆(Vigna umbellata)是紅豆(Vigna angularis)的近親,兩者「同屬不同種」。就外型來說,赤小豆一般比紅豆來得小一些、修長一些。就中藥的藥性來說,兩者都有利尿的效果,但赤小豆的作用較強一點,且不同於紅豆被歸屬於平性,赤小豆性平偏涼,臨床上兩者常被混用。廠商若使用赤小豆作為原料,雖符合中藥材作為食用相關規定,但以中醫師的立場,還是希望廠商能在瓶身上請楚說明兩者差異,讓民眾更了解中藥材。 在這波新聞中,部分媒體引述專家意見指出紅豆水:多飲可能對腎臟造成負擔、利尿作用可能會造成羊水減少,卻沒有說清楚「為什麼」有這些疑慮,這樣的做法個人認為「可能」造成民眾不必要的恐慌。紅豆水(或這邊應該改稱「赤小豆水」)到底有沒有上述疑慮?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釐清:何謂對腎臟造成負擔? 對腎臟造成負擔不等於傷腎! 「對腎臟造成負擔」這句話,隨便說出來一般大眾都很容易過度聯想,其實對於這句話可以從兩個看似相近但實則不同的角度來解度:1.對腎臟造成傷害、2.增加腎臟的工作 … 閱讀全文 紅豆水消水腫有無禁忌?三族群應謹慎
複製這個網址並在你的 WordPress 網站貼上以嵌入內容
複製這段程式碼並在你的網站貼上以嵌入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