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肘好不了?當心是肌腱撕裂
手肘外側疼痛,是常見的門診主訴之一,其中以「網球肘」(Tennis Elbow, Lateral Epicondylitis)最為人熟知。
雖然大多數的網球肘有機會自行緩解,或透過基本的復健改善,但若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可能就要懷疑是否存在肌腱部分撕裂傷(partial-thickness tendon tear)的問題。
這篇文章會先簡要介紹網球肘,接著重點說明治療反應不佳時的進一步處置建議。
網球肘的病理機轉
網球肘,最常發生在手肘外側,橈側伸腕短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 ECRB)附著於肱骨外上髁處。
雖然醫學上常被稱為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但嚴格來說,網球肘並非「急性發炎」。
實際上,網球肘是因爲肌腱持續緊繃、反覆拉扯,所造成的肌腱退化性變質(tendinosis),主要問題是肌腱的膠原蛋白排列紊亂、血管新生與神經侵入,造成肌腱變得脆弱、容易受傷疼痛。
誰容易得網球肘?
雖然名稱中有「網球」二字,但網球肘並非網球選手的專利。實際上,大約只有約 10% 的患者真正有從事網球運動,其他凡事需要重複使用手腕和手臂的人,都可能發生這種狀況。
具體來說,任何需要重複進行手腕伸直、橈側偏移(手腕向大拇指側彎曲)及前臂旋後(手心朝上)動作的活動,都可能導致網球肘。常見的族群包括:
– 進行網球、羽毛球、壁球等需要重複手腕動作的運動員。
– 需長時間重複抓握或手腕伸直的工作者,如:水電工、畫家、廚師等。
– 研究顯示,40歲以上的人更容易發生網球肘。
其他風險因素包括:
– 吸煙、肥胖、每天重複性活動至少兩小時。
– 從事需要搬運超過20公斤重物的劇烈活動。
– 運動時的錯誤姿勢和技巧或不當的設備也可能誘發網球肘。
網球肘的臨床症狀
網球肘的疼痛通常是緩慢出現的。如果能仔細回想,患者可能會發現自己是在某次不習慣的、重複手腕屈伸的活動後一到三天左右,開始感到疼痛。
典型症狀包含:
– 肘外側(肱骨外上髁)的壓痛,有時疼痛點會位於外上髁下方1-2公分處。
– 抵抗手腕伸展或第三指伸展時引發疼痛
– 握力下降、搬重物困難
– 需要手腕伸直的動作會痛,例如:握手、轉動門把、拿起物品、揮球拍
– 疼痛可能因活動而惡化,休息時略有改善
網球肘的診斷與檢查
網球肘初步診斷以病史與理學檢查為主,常用的理學檢查包括:Cozen’s Test、Maudsley’s Test、Mill’s Test。分別介紹如下:
Cozen’s Test
目的:評估外側上髁是否有發炎或肌腱病變。
步驟:
1. 讓患者手肘彎曲約 90 度,前臂旋前、手掌向下。
2. 檢查者一手固定患者的肘關節,另一手施加阻力在患者拳頭上。
3. 請患者主動伸展手腕(往手背方向抬起),並同時對抗阻力。
Maudsley’s Test
目的:特別針對伸指肌群,尤其是伸指肌(extensor digitorum)是否存在發炎或病變。
步驟:
1. 患者手肘伸直,手掌朝下。
2. 檢查者用手指對抗患者的中指(第三指)伸展動作,也就是請患者試著將中指往上翹,檢查者則向下壓。
Mill’s Test
目的:透過被動牽拉方式,檢查伸腕肌群是否有損傷。
步驟:
1. 患者手肘完全伸直,前臂旋前,手腕彎曲(向掌側),手指握拳。
2. 檢查者進行被動伸肘、旋前及手腕屈曲的動作。
測試名稱 | 動作類型 | 主要肌肉結構 | 典型陽性部位 |
---|---|---|---|
Cozen’s Test | 主動 + 阻力 | 伸腕肌群 | 外側上髁 |
Maudsley’s Test | 主動 + 阻力 | 伸指肌(主要是中指) | 外側上髁 |
Mill’s Test | 被動牽拉 | 伸腕肌群與伸指肌群 | 外側上髁 |
1~3個月治療無效需懷疑肌腱撕裂
一般來說,單純的網球肘治療反應通常良好。如果有配合適當休息,不管是針灸、高濃度葡萄糖增生注射、體外震波、物理治療,甚至單純自己做好按摩放鬆,通常都能在一個月內逐漸改善。
過去的觀念中,常常會認為需要治療無效超過3個月,才需要懷疑肌腱撕裂並安排核磁共振檢查(MRI)。然而,因為超音波的普及,目前許多醫師會透過超音波檢查,儘早協助患者判斷是否存在肌腱撕裂的問題。
如果積極一點,1個月的治療還沒有明顯進步,就應該考慮肌腱撕裂的可能性。可以透過仔細的超音波檢查幫助判斷,如有懷疑就可以儘早安排進階治療或檢查。
肌腱撕裂型網球肘的處理方式
既然網球肘本質上是一種「肌腱過度使用導致的退化與微小撕裂」,那麼實際上,撕裂的嚴重程度,從相當少量的纖維撕裂,到肌腱部分或完全撕裂都有可能發生。
「沒有」肌腱撕裂的網球肘:這類患者的肌腱結構相對完整,治療建議可採用比較基本的保守治療,如:休息、按摩放鬆、口服消炎止痛藥、一般復健、震波治療、針灸、增生注射……等。
「有」肌腱撕裂的網球肘:通常超音波影像顯示已出現肌腱纖維的結構不連續,代表肌腱穩定性與修復能力已明顯下降。此時如果只採用基本治療,可能無法提供足夠修復刺激。治療建議考慮:
1. 自體血小板萃取物(PRP / PLT)注射:透過自體血液提煉出高濃度的生長因子,刺激受損肌腱的修復與重建。研究顯示,PRP 在慢性病程的網球肘具有更佳的長期效果。
2. 肌腱韌帶專用玻尿酸注射:不同於關節用玻尿酸,肌腱韌帶專用是專為肌腱與韌帶設計的產品,能兼顧消炎止痛與修復,相當於同時具有類固醇和PRP的優點,但都沒有這兩者個缺點。代表性品項為 SportVis。
若依然無效,則應該將肌腱清創與修補手術列入考量。手術目的在於:
– 清除退化與撕裂組織
– 促進新生結締組織生長
– 恢復肌腱附著力與功能
術後約需數週復健期,多數患者可望重回原有活動能力。
總結
網球肘本質上應該是個急性、有機會在一個月內自行痊癒的問題。一旦時間拖長,應該要考慮並非單純的網球肘,即時請醫師協助安排:超音波評估辨識可能的肌腱撕裂。
適時使用影像學工具輔助診斷,並針對病理機轉給予生物性修復注射,是目前肌腱撕裂型網球肘的主要治療趨勢。若你或身邊親友的手肘疼痛已經超過1~3個月,建議諮詢具運動醫學專業的醫師,及早介入、恢復功能,才是長遠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