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路跑運動與運動醫學的趨勢解讀—運動筆記姚總經理特別演講摘要與心得
4月9日是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TASM)第一屆的第二次會員大會。藉這個機會,學會邀請台灣知名路跑社群網站「運動筆記」的姚焱堯總經理進行了一場特別演講,與在場約100位培訓中的第一批「運動醫學專科醫師」分享了業界觀察到的第一手趨勢、消息。其中有一段關於運動筆記「2016台灣跑步大調查」的內容特別吸引我的注意,這邊針對「台灣跑友輪廓」與大家做一點心得分享。
退燒?族群年齡層提升;只要健康?男女動機大不同
在跑友的基本訊息方面,主要年齡層約為25~45歲,男女比例約為2:1。在這兩個訊息上,姚總透露出比較重要是近兩年來,45歲以上參與者的比例有提高的現象,族群可能有老化的趨勢。對於這一點姚總的評估認為年輕新進族群投入減少的原因可能與「非傳統路跑」不再風行有關。
所謂非傳統路跑較知名的如:殭屍路跑、彩色路跑……等,因為特殊、有趣的主題性曾在全球風行一時。然而,因為包括抄襲者眾、品質不齊、收費爭議等因素,這兩年下來這樣的路跑有退燒的趨勢。這不僅是台灣的現象,包括日本、美國在2014年之後都有類似情況。
另一個與重要的,與男女比有關的訊息主要是兩者參與路跑的動機、項目差異。男性以健康、挑戰、興趣為主,傾向參與半馬、全馬。女性以維持體態、身材為重要動力,參與的活動主要在10~20公里之間。
雖然男女個別的動機偏向略有不同,但綜合而言,抱有希望「維持健康」的想法參與路跑的跑友仍有7成左右,其餘「挑戰自我、紓解壓力、維持體態」等動機次之,有55~60%左右,「減重」則只佔了45%。
醫療服務供給仍不足,醫療宣傳內容應升級
對於跑者年齡的部分,以醫療從業人員的角度來看,首先會警覺的當然是:跑步族群成長期可能已經過去,至於是進入高原期還是衰退期,目前可能還有待觀察。想要耕耘這個族群的醫療人員應該留意服務、宣傳是否應由「粗放、基礎」加速轉向「精耕、進階」。
以我個人來看,考慮到整個醫療環境中真正「非常專注」於跑步相關醫療的醫師其實並不算多,供給仍遠低於需求,以及醫療服務的區域侷限性,對於後進者來說,在直接的醫療服務方面,只要願意比其他同業稍專注此領域、療效稍佳,無論何種層級的服務都仍有很好的機會快速建立自己的族群。然而由於以整個群體來說跑友已經越來越「資深、專精」,在大範圍的宣傳與曝光方面則必須要有較顯著的品質差異,才能抓住眼球,打開知名度。
在男女比與動機上,不意外的是男性較多,但2:1的比例似乎仍然值得醫療人員思考是否應據此調整宣傳策略?但實際上「較有意願就醫」的是哪個族群可能是在做決定前應進一步了解的。至少以我個人主要所處的中醫界而言,女性還是最主要的群體。即使單純考慮運動傷害的就醫比例,似乎也不是男性顯著地多。這牽涉的面很廣,包括服務流程、療程設計、環境、設計……等,到底想吸引怎樣的族群,醫療人員可能要整體評估。
跑友比一般民眾更了解健康議題,或許有利市場區隔?
再考慮到動機問題,值得欣慰的是7成的跑友都重視健康,這當然是一個對醫療人員來說較好著力的族群。若忽略挑戰自我、紓解壓力兩項,個人有一點意外「維持體態」比「減重」多了約10%。我意外的點並不是這個兩族群有多高,而是跑友好像比一般民眾更能區分「保持身材」與「減重」的不同。
這或許是我的片面或過度解讀,但若真是如此,平時需要反覆向民眾說明「減脂與減重」、「體脂肪與體重」差異的困擾,在跑友這個族群似乎較容易克服。也就是說醫療人員可能更容易對跑友推廣傳遞正確、健康的「減肥」而非「減重」觀念。我不曉得這對其他醫療人員是否有正面的鼓舞,但至少對我而言,可以少費哪怕只有一點點的心力在解釋減肥與減重的差異,也會讓我更有動力去協助這個族群的患者進行體重管理。或許,路跑族群對於健康相關議題細節的認真程度,有利於市場的區隔。
跨足相關運動,長期耕耘其他領域、平台或有可為?
除了上述關於「跑友體重管理門診」的一點想法外,運動筆記也針對跑友的其他運動習慣做了統計。統計顯示除了路跑之外,有將近4成的跑友也會從事自行車運動,這符合個人平時門診中的觀察。其他比例較高的有還有35%的健身重訓、30%的登山健行。
其實,無論是自行車、健身或健行,對市場敏感的筆記網路都已經設立了相關網站,但熱度當然都還不如以路跑為主的運動筆記。即便如此,對於想要切入、跨足路跑以外領域的醫療人員來說,嘗試「燒冷灶」,開始默默耕耘這些曝光管道,甚至嘗試去協助創造平台間的連結,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
訓練、防護議題是關注熱點,撰寫營養議題需要深厚功力
上面說的跑友在跑步以外關注或從事的項目,至於在跑友關注的路跑相關訊息方面,「賽事資訊、訓練知識、運動傷害防護」可以說是「三本柱」,三者都有約65%的跑友關注,可見只要醫療人員願意寫,跑友是相當樂意買單的。
但有一點值得注意,在「訓練知識」與「訓練菜單」上,後者受到的關注硬生生少了20~30%!這可能某種程度上提醒大家,在寫有關訓練的文章時,單純地「給魚吃,開菜單」,還真的不如「教釣魚、給觀念」,或者至少應該兩者結合。
除此之外,很多醫療人員覺得重要的營養相關議題,竟然只有不到25%的跑友關注!雖然並不瞭解相關原因到底是因為相關內容沒有切合跑友的需要?議題操作不夠精準?或是跑友就是比較不關注這類議題?總之,在規劃寫這個主題時,作者可能真的要有心理準備,除非有把握自己的內容夠有特色、夠扎實且能解釋得夠親民,不然貿然挑戰這類主題恐怕得到的回饋會比預期的低。
跑友傷害後就診比例整體偏低,選擇中醫與民俗療法比例較高
在就醫習慣上,「2016台灣跑步大調查」中顯示跑友受到運動傷害時,自行處理的比例約55%。就診中醫或民俗療法的比例約32%,西醫約22%。
在此先聲明,由於我個人同時受中、西醫的教育,具有雙執照也時常進行法規上屬於西醫的操作,所以我盡可能提醒自己在解讀這樣牽涉中、西醫的訊息時保持中立。但由於執業登記上作為中醫師,以及對中醫在運動醫學領域發展的私心期待,下面的心得感想難免有角度、立場,或有偏誤,還請各位在這樣的背景與前提下理解、包涵。
「超過一半的跑友受傷時選擇自行處理」,我想只要身為投入運動醫學的醫師,看到這樣的訊息都不會是滿意的。開玩笑地說:最好是每個受到運動傷害的人都來看醫生啊!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也沒道理的,畢竟確實有些運動傷害就是單純地撞挫傷,不治療也自然會好。但不到5成的就診率真的合理嗎?
我沒有進一步的資料無法判斷。但我時常在想:如果跑友知道扭傷後的腳踝可能會不穩定,影響日後的生活與運動,會不會願意更積極就診?如果患者知道扭傷後的腳踝不穩定可以預防、訓練或治療,會不會願意更積極就診?如果他們知道跑步不會增加膝關節退化的風險,但帶著傷繼續跑就會,是否願意更積極就診?總之,我們在運動傷害的宣導與推廣上,是否能做得更多?是否足夠讓大家感受到:就醫是有好處、有必要的呢?
運動傷害就診中醫比例近半,支持中醫提升有助大環境進步
回到中、西醫就診比例的問題。且不說底是中醫還是民俗療法這樣的細節,我個人這幾年下來因為演講需要而查詢一些統計資料的心得是「各個項目受到運動傷害就診中醫的比例大約在40~55%,基本上不少於就診西醫的比例,很多時候是多於西醫的」。
這樣的訊息在對中醫內部從業人員演講時是一種鼓舞,對運動選手或愛好者說出來是一種宣傳,受眾主體如果是西醫相關的醫療人員時則是一種期盼。不是期盼大家「要放開心胸,相信中醫、擁抱中醫」,證明自己那是中醫自己要去努力的事情,而是期盼大家至少接受:
「各位的潛在客戶中,就是有一大群,大約一半會選擇中醫。而為了這些患者好,至少有一群中醫師願意積極進修,積極與其他專業溝通、互動」。那麼,如果在這一小群中醫師的努力之下,可能運氣也不錯,表現還算良好時,能真的「稍微放開一點心胸(好吧,我還是這樣說了),肯定中醫的投入與成長有助於整體運動醫學環境的提升」。關於這點,我個人也由衷感謝運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TASM)在創會之初便納入中醫的決策。
回到單純醫療的層面跟中醫內部對話的話,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依據這次的調查,中部:苗、中、彰、投、雲地區,跑友受傷後就診中醫的傾向是最明顯的。這現象顯然與我的母校:中國醫藥大學位在中部,使得中部成為中醫的大本營有關。但無論如何我想說的是:如果有中部的中醫師願意投入運動醫學的領域,你們的土壤是最肥沃的!(當然,競爭者也是最多的)
運動醫學有前途,台灣仍在萌芽、耕耘階段,運動筆記是珍貴資源
最後紀錄一些演講中比較偏門的話題吧。有些時候,同業或學弟妹會詢問:「台灣好像沒有真的很重視運動啊,從事運動醫學到底有沒有前(錢)途?」我想說的是:「有,當然有!」且不說這是一個正在興起、正在風口浪尖上的領域,在姚總的演講中有一段特別提醒:會投入運動、參與路跑的族群,某種程度上至少都是生活無虞的族群。所舉的例子包括:日本作家山口拓朗先生所出版的「越跑越有錢(原文:為何皇居跑者年收日都有700萬日幣以上?)」。以及美國專業財經雜誌財星(Fortune)訂戶的平均年收入為8萬美金,但專業路跑雜誌Runner’s World的訂戶則為10萬美金,更進階的Ultra Running則來到12萬美金。
我想,怎麼樣解讀這段文字就留給各位想像。但必須提醒大家的是,台灣的現況肯定還不到這個程度,想投入的醫師千萬不要昏了頭,我們還處於需要持續耕耘、投入熱情的階段。
最後的最後,寫一點我對運動筆記的敬佩吧。在姚總來演講之前,我真的不曉得運動筆記2016年的不重複訪客數達到700萬次,相當於台灣每三個人就有一位看過運動筆記(當然這樣簡單換算有很大的謬誤啦),總點擊數達到約2億。這樣的流量在世界排名約4000~4500,在台灣所有的網站中雖然只排名96,但是壓倒性地贏過美國、日本、中國(北京、上海)的同類型領導網站!個人覺得這實在是運動領域中的另類「台灣之光」。反過來說,台灣的醫師們,有這麼棒的平台,大家不想想怎麼好好合作、發揮最大的效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