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癢、刺、麻、痛、熱?容易被忽略的慢性疼痛來源!
「你們記住喔,以後看到患者身上有疤痕組織增生,而疤痕所在的部位(頭部、肩部……等)有莫名其妙的慢性疼痛,要考慮用針灸的方式去處理疤痕!」
上面這些是十多年前我中醫實習時,老師成功治療一個超過十年的慢性頭痛患者之後教育我們的一段話。「處理n年前的疤痕治療十幾年的頭痛」這種難以驗證的事,在當時我也只能半信半疑地先記下來。然而,沒想到在開始自己的醫師生涯後,這段話幫我順利處理了不少疑難雜症,包括:
- 手臂燙傷後,持續超過10年的手掌疼痛、水腫
- 小學低年級小朋友超過一年的反覆頭痛
- 被誤診為腰椎神經壓迫,手術後仍未改善的腰部撕裂性疼痛
- 肩部手術後產生的手肘活動角度受限
- 膝關節手術後產生的長期小腿、足踝麻電、癢刺……等等
上面提到的這些「水腫、疼痛、麻電、癢刺、活動受限」都可能是疤痕所引發的症狀,可以追溯的時間最長超過20年,範圍不只侷限在疤痕周邊,還可以擴及遠端看似不相干的部位。十幾年前老師口頭告訴我的話,在臨床上與現代醫學發展中持續被驗證,但真正重視、實際會嚴肅看待疤痕問題的醫師,至今仍屬少數。
受傷後的疤痕組織,排列混亂、緊繃緻密、影響深遠
身體的某個部位受傷之後,修復的過程都會產生範圍或大或小的疤痕。不只是皮膚表層可見的部位,手術、無明顯外傷的深層肌肉拉傷、較嚴重的撞挫傷都有可能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產生疤痕組織。
在圖中我們看到的是在超音波下的「正常組織」與「疤痕組織」,可以看到隨著超音波探頭的移動,顏色顯示偏灰、黑的正常組織(藍色線段範圍)逐漸減少,顏色顯示為亮白的疤痕組織(紅色線段範圍)漸增甚至佔滿畫面,最後又出現正常組織。
畫面中的疤痕組織之所以顯示為亮白,是因為在超音波下排列越雜亂、方向越不一致、越緻密、水分越少的組織,會反彈較多的音波,探頭接收到越多的回彈音波,顯示出來的顏色就越亮白。由此可知疤痕組織相較於一般組織而言,通常有排列混亂、緊繃緻密的特性。
同時,我們從畫面中也可以看出,肉眼下的疤痕並不一定只存在表層,深層組織一樣會受到影響,像這個案例中的疤痕就一直深入皮下4公分。雖然這是手術所造成,但大家可以想像一些沒有皮膚表層傷口的深層肌肉拉傷、撞挫傷,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可能產生類似的狀況。
長年累月的慢性疼痛、感覺異常、活動受限都可能與疤痕有關
疤痕痕組織的特性是排列混亂、緊繃緻密,這代表著疤痕會造成局部的緊繃、攣縮、循環變差。微小的疤痕可能影響不大,但若疤痕稍大,尤其是那些影響到皮下「真皮層」的疤痕,就可能讓皮膚、筋膜、肌肉,甚至神經、血管的功能產生異常,包括:
- 肌肉、肌腱、韌帶、關節攣縮沾黏所產生的疼痛、緊繃、活動角度受限。
- 血管、淋巴受壓迫,循環不良所產生的水腫。
- 壓迫神經所造成的麻電、麻木、癢、刺、灼熱……等疼痛或感覺異常。
上面這些影響有些是局部的,有些則會影響到離患部較遠處,尤其是那些影響到循環、神經的疤痕。近年來隨著對「筋膜」的認識,醫師們開始注意到某些疤痕可能會阻礙筋膜的張力傳遞,這可能會影響離患部相當遠、相當深層的部位,例如:踝關節 -> 肩部、體表 -> 內臟。
除了影響範圍廣,疤痕影響的「時間」跨度也可能比大家想像中的大,臨床上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問題都不算罕見。這一方面是來自於這些疤痕組織一旦形成,若未經適當處置可以持續存在,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研究指出,這些受傷的部位可能會長年釋放「發炎物質」,造成慢性發炎與神經過敏反應。
該怎麼判斷症狀是否與疤痕有關?該怎麼治療?
要判斷疤痕是否造成「局部或周邊」的問題一般來說比較容易,如果:
- 疤痕週邊明顯較緊繃,甚至活動時有牽拉、受限、疼痛感,通常有問題。
- 按壓疤痕,或主觀感覺疤痕有疼痛、癢刺、麻電……等異常,通常有問題。
- 疤痕形成後才開始出現的稍遠端水腫、感覺異常,通常有關聯。
至於要判斷「遠端」的症狀是否與疤痕有關,目前來說還沒有非常具體、明確的單一辦法,此時「診斷性治療」,也就是用一些「不太會造成傷害的方法治療看看再說」通常是比較簡單、直接的判斷方式。
至於治療的辦法,核心的概念就是要鬆解疤痕、解除疤痕所造成的壓迫與攣縮。包括:針灸、周邊神經注射、超音波導引注射都是可以考慮的方案,也是我在門診中較常執行的治療。
例如前面的「超音波圖片」就是近來經過超音波導引注射、周邊神經注射後,成功緩解超過兩年的腰部撕裂性疼痛的案例。更早些年,如文章開頭的手臂燙傷後手掌持續疼痛、水腫,則是單純使用針灸「圍刺」疤痕的成功案例。
此外還有一些研究顯示雷射、震動治療會有幫助。徒手治療、傷科手法、運動訓練與伸展也都是有幫助的選項,可以由物理治療師、中醫傷科醫師進行操作,或在訓練師的指導下進行。
總而言之,疤痕所造成的慢性問題絕對比大家能想像的更多、範圍更遠、時間更長,也尚未被夠多的醫師所重視。因此,如果看完這篇文章有讓你懷疑自己的問題使否與身上的某道疤痕有關,建議可以與您較熟悉、信任的醫療人員討論討論,說不定可以解決一些長期以來的莫名困擾!
文章最後附上整理表格供大家參考:
疤痕特性 | 排列混亂、緊繃緻密 |
存在範圍 | 從皮膚表面到深層組織都可以存在,且不一定在體表可見 |
影響範圍 | 局部、稍遠端到極遠端都有可能 |
常見症狀 | 緊繃、活動角度受限、麻電、麻木、癢、刺、痛、水腫 |
影響時間 | 可持續數十年 |
判斷方法 | 局部、周邊:1. 活動時疤痕週邊的緊繃、牽拉、受限、疼痛2. 疤痕上或附近的癢、刺、麻、電……等異常3. 疤痕形成後出現的水腫、感覺異常遠端:通常需要「診斷性治療」 |
治療方案 | 侵入性治療:針灸、周邊神經注射、超音波導引注射非侵入性治療:雷射、震動治療物理治療類:徒手治療、傷科手法、運動訓練與伸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