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推薦中醫師學習肌肉動力學?
「為什麼要對中醫師推廣肌肉動力學的教育訓練?」作為一位在運動醫學領域發展超過10年,接受並通過系統性運動醫學訓練,自中醫科起家,轉換為西醫身份,在兩邊都有超過7年實務經驗,兩個部門都具備主任級行政經歷,且長期深入各層級運動員照護的醫師,我想,自己應該還算有點立場談談這個問題。
改變臨床視野,掌握進階技能,成就臨床突破
在之前一篇內部訪問(肌動學:破解臨床難題的關鍵)中,撰寫文章的編輯幫我總結了一些「肌肉骨骼領域醫療從業人員學習肌肉動力學的好處」。簡單來說可以歸納為兩點:
- 改變臨床視野,提升診斷準確性,增加療效,減少復發
- 幫助掌握進階技能,成為職場發展突破力
關於上述兩點,如果單論中醫師的角度,我想從自己剛踏入運動醫學領域時的心路歷程談起。
中醫博大精深,未解之謎固然神奇但有不利之處
11、12年前,因為諸多緣分,我第一次擔任國家代表隊隨隊醫師。必須承認,回頭看那時的知識,實在是淺薄的。所幸因為中醫實習時所受的訓練還算扎實,尚能應付一定程度的臨床問題。但是,能治好是一回事,能清楚講出為什麼自己能治好又是另一回事。
舉一個印象深刻的保齡球選手肩部疼痛案例來說吧。
患者肩部局部疼痛,可被肩外展誘發,肩屈曲、水平外展也可誘發疼痛。現在來看,如果具備基礎肌肉動力學的知識,知道棘上肌、肱二頭肌長頭在(水平)外展時,會有協同動作,因而懷疑兩個部位同時受傷,在經過適當理學檢查確認後分別處置,是沒什麼問題的。
然而在當時,我的邏輯沒那麼清晰,只記得「手太陰經筋」的分佈,同時走過患者疼痛的範圍,涵蓋肱二頭肌到肩峰。因為患者整個範圍的肌肉都很緊繃(事後了解跟飛碟球有關),既然是手太陰經筋,又是急性疼痛,就選了個「郄穴」孔最穴進行治療。
療效是好的,但偏偏就是不知道怎麼跟選手,還有隨隊物理治療師解釋清楚,到底是怎麼搞定的。好處是顯得很神奇,彰顯中醫的博大精深,但對於溝通、推廣、未來複製成果,真的是好事嗎?
上面這樣的事。如果早個幾年,我可能是不願意深聊的。畢竟根基尚未站穩,誰都不想展現自己的弱點和不足。但此時此刻,我覺得值得用自己初出茅廬時的糗樣作為一個引子,講一句真心話:
中醫的肌肉動力學教育是不足的。
反射性遠端處置,不利建立診療邏輯思維
請不要誤會,整個中醫領域,特別是針傷科,有很多前輩是嫻熟肌肉動力學的,我指的是系統性教育的不足。事實上,無論是醫師、中醫師,可能都必須承認在學校內的肌肉動力學相關教育、評核,相對於物理治療師而言,沒那麼深入、嚴格。更多的是畢業後,住院醫師期間的訓練,而且很依賴自主學習。
先不論西醫師,我個人認為對中醫師來說,如果沒有更多的肌肉動力學教育學習,會有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 診斷與評估邏輯性不足
- 跨領域溝通不良
關於診斷與評估的邏輯性問題,其實我上面自曝其短的過往經歷,就是很好的例子。這邊我想另外再舉一個例子深入說明。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還以中醫師的身份為主的時候,當我面對其他專業詢問「中醫師的運動傷害治療有什麼特色?」時,會很慣性地回答一套我們在學生時代被教育的想法:中醫的傷科治療有整體觀,擅長遠端治療,常有上病下取、左病右取的處置。
這當然沒有錯,但這是中醫獨有的嗎?
隨著跟其他專業如: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的高手交流,我可以負責任地講,越接近山頂,大家看到的景色越一致。遠端治療、對側治療可以是特色,畢竟這是中醫教育中的普遍認知,中醫師大多有此概念,但並不是中醫獨有。
以嚴重的腳踝扭傷來說,中醫師確實是有蠻高的比例會往上評估到骨盆,甚至到健側。但這不代表其他專業不會這麼做。如果是一位受過完善肌肉動力學教育的物理治療師,他很可能會這樣說:
腳踝過度內翻(Inversion)後,除了在局部造成(數條)韌帶的撕裂傷之外,在小腿高度,很可能有腓骨長肌強力的離心收縮而伴隨肌肉拉傷,還可能影響腓骨的活動。在膝關節,也可能會因為伴隨的過度內翻(Varus),造成膝關節內側結構的損傷與疼痛。而在更上方的區域,可能伴隨的髖內轉(Internal Rotation)、骨盆上提(Hiking)或前傾,都有機會影響相關動作的肌肉,甚至對側結構。
上面這樣的闡述,在我的經驗中,在新手物理治療師和新手中醫師之間,比較有機會從前者那兒聽到。而這樣邏輯性的敘述,配合一步一步地深入探索、推衍,在經驗傳承、跨領域溝通上,會不會比很多年輕中醫師「反射性地」上病下取、左病右取,跳過腳踝評估直取腰髖來得妥當?
溝通不暢,影響內部傳承與外部整合
講到跨領域溝通,我想再分享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
在我們醫院的運動醫學團隊中,中西醫之間的信任度是很高的,中西醫師之間除了會互相轉介,也會互相治療。某一次,中醫科醫師正在幫復健科醫師做慢性腰痛的治療,溝通過程中,復健科醫師一直無法體會中醫科醫師想要他做到的「髖屈曲」動作。我在旁邊聽了一、兩分鐘,補了一句:
「O醫師,啟動你的髂腰肌。」結果,兩邊一秒就通了!
這邊並不是要說我自己厲害,指導個髖屈曲動作是有什麼好厲害的?這邊講這件事只是想凸顯一件事:如果沒有共通的用語,是會增加在他專業人員了解中醫的難度的。根據個人經驗,我認為這至少在兩方面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 對內部,教育名詞不統一,影響教學傳承
- 對外部,影響整合治療的發展,影響產值
關於教學傳承,我先舉個自己過往的學習經驗。當時,跟一位學長請教傷科知識,學長告訴我們,如果要處理肩膀的問題,準備動作一定要幫病人「退肩胛」才能創造出後續調整的良好條件。接著,學長就有模有樣地帶著病人做了一個動作,說:「這就是退胛骨。」
沒有任何明確的口述操作指引。
退胛骨,聽起來是個很有模有樣的「招式」,當下我聽起來覺得有點玄,好像抓得到學長指導的感覺,但只能靠意會,我回來再跟同學交流,介紹自己在操作什麼的時候,我還是只能說我在「退胛骨」。
在我後續的職業經驗中也同意學長的指導基本上是對的。但,隨著經驗的累積,有一天我突然想到,這不就是要幫病人擺出肩胛骨和肩膀的「中立位(neutral position)」嗎?
如果當時學長在操作的同時,能帶上幾句:基本上是讓肩胛骨後縮(Retraction)、後傾(Posterior tilting),甚至直接說目標是幫病人回到接近肩胛的中立位。這樣,年輕時候的我,是不是可以多了一些明確的操作指引,甚至在面對不同的狀況時,都有個清晰的目標,有能力自行微調操作了呢?這是我自己後來要求自己,在指導學弟妹時,要想辦法將動作拆解為肌肉動力學統一的敘述的原因。
跨領域建立信任基礎,有影響力才有團隊產值
中立位在中醫傷科、物理治療的徒手操作中有多少好處和重要性不在這篇文章想討論的範圍內。我只是想表達:為什麼非要自己重新發明一個新名詞呢?
曾經有老前輩指正我,中醫有自己的特殊性和特色手法,不是什麼都要跟著西醫走。
對,沒錯,中醫有自己的優勢和特色,但我們講一個世間的基本道理,這些學問,尤其是已經相對成熟的學問,難道沒有個8成以上觀念是相通的嗎?在這些可以共通的知識中,堅守一套自己才聽得懂的語言,是不是減少了與別人交流、讓人認識的機會?
或許跟我所處的運動醫學環境有關吧,身在這領域,作為一位從中醫背景出發的醫師,剛開始常感覺就是華人去到了美國。這時,就算有一身好功夫,如果想讓人認識你,是自己學了英文去以便自己比較容易,還是等著別人來學中文容易?
老前輩,抱歉了,我還是主張,如果想做好跨領域/跨專業的交流,最好還是先學會一套共通的語言。在此之上建立基本信任之後,再去介紹一些中醫的特色,會有效得多。
這又衍伸到我在這篇文章最後想談的:影響整合治療的發展,影響產值。
我們團隊標榜的,一直都是「整合性的運動醫學中心」。為此,我們內部是有圍繞中醫建立運動訓練服務的機制的。現在看起來是很值得的,但過程中「陣亡」了兩位物理治療師和兩位運動傷害防護員,到第五位才有人能夠高比例地理解、轉譯中醫師需要的內容。
原因是什麼?其實就跟前面中醫師和西醫師溝通不良的案例一樣。我就直白地說了吧,如果在我們團隊的環境中,這樣的整合性服務都不算容易產出,零散分佈的獨立診所,容易在附近找到能共同建立服務的優質物理治療師嗎?是不是少了很多彼此轉介的機會?
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我也沒打算遮掩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我們就是想要推動年輕中醫師學習肌肉動力學,我們找了台灣數一數二好的講者,在連續三屆的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運動醫學專科醫師培訓中獲得很高評價的傅士豪老師,幫助你:
讓肌肉動力學成為你的職場突破力!
2024 傅士豪老師「基礎肌動學與步態分析」課程
快速搶位:https://forms.gle/hGhKw5rhVKnwRmTq5
相關文章:肌動學:破解臨床難題的關鍵